【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同什么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表述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它不仅是对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总结。
一、主要
1. 主要矛盾的演变
- 1981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2017年(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包括更高质量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等。
3.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
- 区域发展不平衡
- 城乡发展不平衡
- 收入分配不均
- 资源环境压力大
- 部分领域发展滞后
4. 解决路径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加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对比表格
时期 | 主要矛盾表述 | 内容解读 |
1981年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强调经济发展与人民基本需求之间的矛盾,重点在“量”的满足 |
2017年(十九大)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强调“质”的提升与“结构”的优化,关注发展质量与公平性 |
三、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需求变化的深刻洞察和对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面对新的历史方位,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