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人物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的故事。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主要事件,展现了两位杰出人物的忠诚、智慧与胸怀,也体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恩怨的精神。
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以历史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廉颇与蔺相如从矛盾到和解的过程。文章不仅刻画了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与外交策略。
- 完璧归赵: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成功护送和氏璧返回赵国,展现了其机智与胆识。
- 渑池之会:蔺相如在秦王面前维护赵国尊严,表现出不畏强权的气节。
- 负荆请罪:廉颇因嫉妒蔺相如而多次挑衅,最终被蔺相如的宽宏大度所感动,主动请罪,二人和好,共保赵国。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
顷之,未有以报。 | 不久,还没有办法回报。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于是门客们一起劝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 现在您与廉将军同为朝臣,廉将军说了些难听的话,您却躲着他,害怕得很厉害。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况且普通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紧急事务放在前面,把个人的仇恨放在后面。 |
于是,廉颇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于是,廉颇脱去上衣,背着荆条,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认罪。 |
三、文章价值与启示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忠诚与智慧的深刻描写。它告诉我们:
- 在面对冲突时,应以大局为重;
- 贤能之人应具备包容与担当;
- 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恩怨。
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忠诚与团结的经典范例。
结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其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无论是作为历史读物还是文学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